許多精神病人經過治療后病情穩定,恢復了正常的工作、學習和生活,但仍有許多病人卻病情反復發作。如何早期發現精神分裂癥復發的苗子,盡早采取防止復發的有效措施呢?
現代精神醫學研究表明,精神分裂癥的復發除疾病本身的客觀因素如病前性格缺陷、家族遺傳史外,還有
一、、能否堅持長期有規律地藥物維持治療
由于精神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,目前所有的抗精神病藥的藥理作用都只是阻滯某些受體。所以,一旦停藥,撤銷了阻滯作用,病情便可能會復發。長期堅持服藥有助于鞏固療效,可以增強患者精神活動的穩定性,避免劇烈的情緒波動,從而減少復發。
二、家庭環境也是影響病情復發的重要因素 對病人家屬而言,照料精神分裂癥病人本身就是一種相當沉重的精神負擔,他們常常表現出焦慮、內疚、煩惱和沮喪等情緒反應,不能正確對待病人的異常行為。有的過分地保護病人,減少病人與社會的接觸,使病人復發率大大增加。研究說明,與配偶、親人共同生活的病人,復發率較低,而離婚和獨身者復發率較高。被朋友、鄰居和家庭歧視,工作機會減少,會使病人病情加重。
因此,我們應當對這些因素采取適當的對策和措施。家屬必須督促病人堅持服藥維持治療,定時去醫院隨訪。此外,病人家屬還應學習有關疾病和康復知識,改善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,才能做到早期發現復發的癥象。